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初心讲堂”第十四讲顺利举办

作者:梁超责任编辑:梅善忠审核人:司江伟发布时间:2019-04-30浏览次数:360



429日上午,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初心讲坛”第十四讲在文理楼457顺利举办,大连理工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洪晓楠教授作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会议由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院长王建军教授主持,全体无课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洪晓楠教授直奔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若干问题”进行阐释。首先,洪晓楠教授以软实力概念为切入,着重分析了中国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接受状况,探讨了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概念辨析,认为文化软实力在概念范畴上,包含“力”、“实力”、“软实力”;“文化”、“文化力”、“文化软实力”两组六个概念。其次,洪晓楠教授阐释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的五大要素,分别为“五个领域组成论”,“文化生产力基本形态论”,“文化要素决定论”,“价值观基础论”和“五个层面论”;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三大举措:一是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二是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三是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再次,洪晓楠教授强调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五元并举”战略,分别是提高国家文化凝聚力战略,提高国家文化吸引力战略,提高国家文化创新力战略,提高国家文化整合力战略和提高国家文化辐射力战略;同时对中国特色软实力话语体系与约瑟夫•奈“软实力”进行理论比较,认为中国特色软实力话语体系与约瑟夫•奈“软实力”在理论特点上,具有着话语的背景不同,因而目的并不相同;经济基础不同,因而服务的上层建筑并不相同;立足点和强调重点的不同,因而对外关系并不相同。最后,洪晓楠教授从学术价值和决策咨询方面进一步论述了该课题研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随后,师生们围绕高校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和中西方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标准等相关问题同洪教授进行深度互动交流。

洪教授的此次报告,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以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和谦虚稳健的讲座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使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有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概念、问题和价值提供了路径、方法和思考。